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6章

怎样预防病虫害?怎样解决肥力不足?灌溉和排水系统该怎样搭建……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
只有将这些知识交给地里的农民,才是从根源上解决粮食问题。

陆必清能够理解袁建国留下来的用意,所以自然不会怪他,只是感到有些可惜罢了。

说着,陆必清又打开手里的袋子,从里面抓出一把水稻的种子交到了他的手上,“这是咱们之前研究的稻子,你留着。”

这几年来,他们研究出了好几种高产的水稻,其中又有好几种产量、品相和味道都很不错,只是因为种植和病虫害问题没办法普及。

去南海研究水稻寻求优化的方法,也是陆必清的目的之一。

陆必清:“希望未来某一天,这些种子能种满咱们国家的耕地。”

尽管袁建国不跟随自己去南海,但让国民吃上更好的稻米,是他们共同的夙愿。

这,也是他布置的最后一道作业。

袁建国恳切地点点头,“您放心,一定会的!”

从车站回来的路上,杨丽一直沉默着不说话。

回想着这些天发生的事,回想着袁奕和袁建国所说的话……直到从车上下来,她才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。

“我打算换专业。”

袁奕愣了一下,问道:“为什么?师范专业以后能教书育人,挺好的啊。”

袁建国倒不急着问她原因,而是换了个角度问她:“不读师范,你打算换什么专业?”

“水利工程,”杨丽早就考虑好了,“农业方面的也行。”

袁奕:???

“为啥?”

杨丽挺起了胸脯,一脸的斗志昂扬,说:“我也想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!”

过去,她一直生活在那个闭塞的小山村里,心里只有柴米油盐,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。

但当她看到水电站能够点亮一整座城市的灯,看到高产水稻一亩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亩产的三四倍之多。她才知道,原来比起让自己的小家过得幸福,让大家过得更好才是最有意义的事。

知道了袁奕他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后,杨丽深受触动,所以,她也想要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,想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。

教书育人对国家建设有什么用?倒不如水利工程、农业生产来得实在。

更何况,这两条路上还有袁奕和袁建国走在最前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